石头落地!海航信披违规调查结果出炉,股价涨停!11位高管都被罚,有人连夜辞职
时隔8个月,ST海航悬着的石头终落地。
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(简称“海航控股”,ST海航)于去年12月被证监会调查,8月10日晚,ST海航公告收到证监会的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,即ST海航信披违规调查结果彻底出炉。
具体来看,ST海航信披违法违规所受的处罚在承受范围内。主要信披违规行为是作为海航集团旗下单体公司,财务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独立性,相关关联交易和担保未披露,ST海航被合计处以300万元罚款。
同时,多达11位曾在ST海航控股年报、半年报签字的高管,均受到相应的处罚。当晚,包括董事、副总裁兼董秘等4位ST海航高管“组团”宣布辞职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业内人士认为,ST海航信息披露违规案调查结果的出炉对于ST海航来说有利于重新出发,轻装上阵,下一步或实现摘帽的目标。
8月11日,ST海航开盘涨停,报1.38元/股,市值458.8亿元。
悬在ST海航头上的信披违规“达摩克利斯剑”落下来了。主要信披违规行为是作为海航集团旗下单体公司,财务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独立性,相关关联交易和担保未披露,ST海航被合计处以300万元罚款。
据悉,ST海航在2021年12月17日收到证监会《立案告知书》,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立案。
时隔近8个月,证监会的立案调查结果出炉,ST海航正式收到了证监会的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。
从ST海航信披违法违规事实的总体定性来看,证监会表示,海航集团通过“海航集团—事业部/产业集团—单体公司”三层管理结构实际管理下属公司。在财务上施行全集团一体化、垂直化、三层式控制及管理:在资金上施行现金流一体化管理,资金由海航集团统一调拨。ST海航属于前述“单体公司”,在财务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独立性,其与相关关联方的资金往来、签署对外担保合同等,均在海航集团组织及操控下完成。
由此,由于缺乏独立性,海航控股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,具体来看包括:其中,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方面:
(1)存在相关关联方及资金占用情况,2020年12月31日,海航集团等65家关联企业占用ST海航资金余额372.78亿元。2021年12月31日,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,ST海航被违规占用资金余额393.01亿元。
(2)未及时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情况,2018年、2019年和2020年ST海航与海航集团65家企业发生成百上千笔关联交易,交易金额分别为834亿元、413亿元和404亿元。
(3)定期报告重大遗漏情况,上述的关联性交易在2018半年报、2018年报、2019半年报、2019年报和2020半年报均未披露构成重大遗漏。
此外,ST海航还存在未及时披露关联担保的情况。
证监会表示,上述违法事实,有法院裁定、海航控股相关公告、会议文件、内部制度、财务资料、企业工商资料、相关情况说明、当事人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,足以认定。
除了ST海航因信披违法违规被处罚,涉及相关责任的11名高管也齐刷刷领了罚单。
证监会在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中披露, ST海航 2018年12月7日至调查结束前有关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证券法有关规定,构成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”。
其中,责任人为:谢皓明、徐军、刘位精、陈明、张志刚、赵国刚、萧飞、马志敏、李晓峰、孙栋、张鸿清11位,曾担任过ST海航董事长、总裁、执行董事、副董事长、副总裁、监事、风控总监等职务,也在相应的2018年报、2019半年报、2020半年报、2020年报上均进行过签字确认。
证监会表示,上述人员未勤勉尽责,是前述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。其中,对ST海航违规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事项的违法行为,谢皓明、徐军、刘位精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,孙栋、张鸿清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;对海航控股违规披露担保事项的违法行为,谢皓明、徐军、刘位精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,陈明、张志刚、赵国刚、萧飞、马志敏、李晓峰、孙栋、张鸿清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。
最终,上述11位高管均被给予警告处分,并处以20万~100万元的个人罚款。
在ST海航收到处罚告知书当晚,ST海航4名高管就宣告辞职。
ST海航表示,董事会于8月10日收到公司董事徐军、陈明、刘强及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晓峰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。
因工作调整原因,徐军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,陈明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,李晓峰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职务;因个人原因,刘强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。
其中,徐军、刘强、李晓峰辞职后将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任何职务,陈明先生继续担任控股子公司中国新华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上述4位高管中,有3位是此次证监会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通报的高管。
随着ST海航信披违规调查结果出炉,该公司离下一步摘帽的目标也更近了。
回溯海航控股的“披星戴帽”(*ST)过程,2021年1月,由于该公司存在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,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;2021年4月,因为该公司2020年度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,且2020年报被普华永道中天会计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,被实施“退市风险警示”,从此“披星戴帽”。
今年5月,重组后的海航控股迎来好转,普华永道对该公司2021年度财报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,且截至2021年末归属于该公司净资产为84.9亿元。
2022年5月,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撤销相应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。
不过,彼时,由于证监会的立案调查结果还未出炉,因为没有向上交所撤销“其他风险警示”申请,并表示待立案调查结束后,将按规定向上交所提出撤销“其他风险警示”申请。
因此,从今年5月19日后,*ST海航变为ST海航,如今随着证监会调查结果出炉,海航控股有望摘帽。
业绩方面,受新冠疫情反复、航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以及由于经营性亏损和财务汇兑损失等,ST海航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-119.5亿元至-129.6亿元,上年同期为-8.81亿元。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340.02亿元,同比增加15.65%,归母净利润为47.21亿元。
据悉,今年7月,ST海航新的实控人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,在海南航空2022年中工作会议上表示,方大想引进资金、注入资金,首先要等上市公司以前违法违规的处理决定下来,把ST摘掉才能顺利定增。